起初我以为这是一场典型的讲座,就像之前在学校里听到的许许多多学术大咖的讲座一样。所以还有些纳闷为什么要跑到一个商业中心来举办……到现场之后发现并不是。事实上如果我事先查一下活动主题中”ESG“这个缩写的含义,或许就会早点搞明白这是一场把企业、学界、NGO等等所有stakeholders聚到一个屋子内进行交流的事情。

image-20221029003348335

ESG: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 investing refers to a set of standards for a company’s behavior used by socially conscious investors to screen potential investments. Environmental criteria consider how a company safeguards the environment, including corporate policies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for example. Social criteria examine how it manages relationships with employees, suppliers, customers, and the communities where it operates. Governance deals with a company’s leadership, executive pay, audits, internal controls, and shareholder rights.1

虽然我们实验室是ESG杭州会客厅的发起方,张罗场地、邀请嘉宾、主持会议一手全包,但是作为我而言这仍然是一个陌生的活动,仅仅作为一个普通的听众走进了活动举办的房间。报名参加的最初动机是奔着听两位教授的科研报告去的,但是在现场看到、了解到了更多偏向业界的情况。当然从两位教授的分享或许因为是一场面向公众的活动,所以讲得也更加通俗易懂了些中更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一些我自己在闭关遐思瞎想时觉得难以解决的问题,原来恰好也是老师们在自己的研究中遇到的、并且已经或正在想办法克服的难题。这也让我对自己的信心增长了一些:有些时候天马行空的想法未必那么不切实际,说不定此时此刻正在有人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探索着,我要做的就是放开胆子,多问多试。

后半场分享是来自业界的两位嘉宾作的。我对于NGO和企业说的内容常点带着不信任的偏见,觉得他们多多少少都会带着为自己牟利的心态当然谁不喜欢钱呢,在介绍自己的组织/企业时总会扬长避短乃至于做一些视听上的手脚以夸大所取得的成果在科研中也常这种问题,我自己也总是分不清所谓好的展现和过度展现之间的边界。今天的活动也是如此,在聆听的时候我常常在想这些不能进行标准化的横向比较的光鲜指标背后究竟事实上代表着多大的成就。不过在大部分的时候,可能并不存在这样一个标准化的比较手段和足够数量的真实数据;而各类行业标准本身也不过是在头部的人所主观(尽可能客观)划定的。NGO和企业所承担的角色是纯粹的科研工作者所无法完成的,同时也是至关重要的,即推动新兴技术的落地转化和民众消费观念的转变。没有这些人在各地奔走、牵线搭桥,再完美的设计也只能停留在期刊上,不能走进大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