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毕业了!
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发布新博客了,来更新一下自己的状态。 ...
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发布新博客了,来更新一下自己的状态。 ...
提交毕业论文之后的我似乎并没有得到太多喘息和自由的机会。 ...
城市和机器是一组被紧密捆绑的意象。 高中的时候很喜欢郝景芳的《北京折叠》,里边关于城市翻转过程的描写让我印象深刻。“晨光熹微中,一座城市折叠自身,向地面收拢。” ...
byd这创赛搞得难受死了,不吐不快。搞不明白为啥要在创业大赛里弄一个学术论文赛道,却又以商业项目的风格来要求参赛作品。更搞不懂我一臭搞科研的大四狗为啥还要掺和这玩意儿。😠 🖕 咱也不嫌得罪人了,索性从头到尾喷个遍。先挖个坑,以后回来填。 更新于2023.6.19 创赛结束将近一个月了。最终在省赛上的经历也谈不上有多好——面对一群并不专业也并不尊重的评委,用学术作品讲述了一个并不成熟的“创新创业”故事,拿了一个并不出彩的省赛银奖。自始至终,我们都并没有感受到这场比赛对于我们的研究成果的尊重,我和我的队员们也都因此感到不满。从那以来继续被驱使着经历了很多事情,关于这次经历的情绪和记忆也已经逐渐淡化。 曾想过是否应该把这篇博客删掉——尽管挖了坑,但是我已经很难再找回当时那么痛苦、气愤的情绪状态——但最终还是觉得应该尊重自己曾经留下的痕迹,用更新补充的方式来做一个交代。 如果问我参加这次比赛后不后悔,我可能还是会说不后悔。因为这次参赛经历确实带来了一些积极效果。和我一起参赛的两个学弟会因为省赛银奖得到不小的保研加分,算是为后辈们做了一件好事;他们参与发表的论文作为成果之一放进了参赛项目里,因此这也是他们应得的。奖项对于我们的指导老师和学院来说,也算是一点微小的荣誉。我很感激黄老师带我发了本科生涯的唯一一篇研究论文,而且是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于SCI一区期刊。不论是从能力、经验积累,还是从是保研直博的申请过程来看,这一经历对我都至关重要。在毕业设计的校外合作流程中,黄老师也给了很大的帮助。某种程度上,我很想在这次比赛中为我们的论文争得一个好的奖项,也算是对这段科研经历、对老师指导的回报(虽然这可能从功利角度上并不能带来多大效果)。 当然,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不可避免地会骂骂咧咧,会很痛恨这场比赛的方方面面。时间的推移并没有将那些不合理的合理化,只是逐渐消弭了我的愤怒,让我从长远的角度更多地看到这次经历的正面效果。
SETAR的全称是“Self-Exciting Threshold Auto-Regressive (SETAR) models”,可用于对一个时间序列变量的模式演变进行阶段划分。该模型最早于1977年由Howell Tong提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