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中午得知美赛开奖,怀着忐忑的心态赶紧查了一下。得到了一张Honorable Mention的奖状。虽然算不上什么大奖,但终于给本科阶段的数学建模经历留下了一个印记。之前就一直想着,等到美赛彻底结束之后要开一个纪念帖。几经拖延,现在终于画上了句号。🐶

img

想起比赛交稿截止的前几个小时,北街咖啡的落地窗外面的天已经黑了又白,邻桌同样参赛的小组也已经纷纷交稿离开。而我们却还面临着模型输出结果不能复现的窘境,一遍一遍焦急地等着代码跑出曲线。前有队友等待着给出最终结论的压力,后有DDL步步紧逼,让人心态爆炸——这还不是一般的爆炸,而是当你把一个摔炮丢进水里,闷着“崩”一声的爆炸。等到论文写完,邮件发送成功,人已经累得没有任何释放情绪的压差了,只有残余的压力和咖啡因还仍然迫使神经保持着清醒。回去睡了一觉醒来后仍然恍惚,还在慌张地自言自语“我是不是应该赶紧写introduction了……”

继续顺着时间往回溯,会发现更多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比如本可以早一些学会LATEX的复杂排版,不必在最后关键时刻还纠结于如何调节图表的布局;比如可以在设计模型的初期阶段更加果断一些,早那么一天开始修改、完善模型,给写代码和论文留出更多时间……

但其实,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次不完美的比赛,这些“本可以”才能成为我的经验教训。如果时光倒流三个月,一脸茫然的我,或许并不会准备得更好。该踩的坑,或许还会再一次踩进去。

image-20220508222840526

数学建模主要是在谈神的课堂上。说来奇怪,当年听谈神的课从来云里雾里,陷入对自己学习能力和态度的怀疑当中;但在别的课程中,精妙的数学模型总能让我眼前一亮。印象最深的是上学期的一门专业课上,偶然找到课本上简略提到的第一代 Regional Acid Deposition Model (Chang et al., 1987) 的论文,然后一头栽进去啃了大半个月,终于彻底理解模型结构时的痛快。

对我来说,数学建模的吸引力在于,它能够把复杂的、模糊的甚至是感性的东西,变得清晰、可触摸。尽管任何事物被抽象成模型之后必然损失了很多的丰富细节,但通过不断地改进,模型与真实世界越来越接近(不论模型是否能完全达到真实)。借助这些模型,我们寻求对世界的改变,寻求对万物运行规律的参与。说得虚一点儿,似乎是在与神对话,尝试理解并代入神的位置(什么渎神的快感hhhh)。

仔细回溯的话,在高中参加物理竞赛的时候,连续问题的数学建模思想已经在各种牛顿力学和电磁学题目中无处不在了。记得当时班主任给我们布置的很多物理问题,并不在初始就告诉我们要求解什么参数,而是一点点从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探索模型的不同状态以及边界。当时的我是在这种探索的过程中第一次感受到了物理的魅力。而大学以来,随着对其他学科的了解,发现这种魅力其实无处不在。作为学生的幸福之一就是贪婪地、放肆地享受这份魅力。

视线拉回到当下,这一次数学建模比赛已经成了过去的一场小邂逅。今年学校从学科竞赛认定名单上删去了MCM/ICM,从功利的角度而言,少了一些好处。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得以放下很多斤斤计较,更真实地体验、感受、经历,尝试赋予这场比赛别的价值:一次自我考验、自我审视的机会。当创造出来的东西所回报甚少的时候,它们在精神层面上的意义可能拥有更多自由空间。

关于2022年ICM的E题,我们小组的论文和代码等等材料都上传到了Gitee,如果有需要参考的话可以在这里获取。最后放上我们组的小奖状~ 未来的路上,继续加油!

image-20220508135951740